景點介紹-北環島
牛心山是柱狀玄武岩風化作用產生的陸連島,夏季牛羊放牧期間,怡情悠然。
往牛心山的公路上有兩條分別是大果菜至赤馬、內垵的濱海道路,濱海公路沿路風光幽美,起點為橫礁村到內垵國小的沿海。
地址:
881澎湖縣西嶼鄉緝馬灣937號
營業時間:
24小時
花費:
0元
備註:
牛心山
小門鯨魚洞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的小門村,鯨魚洞原本是一處玄武岩岬頭,但長期受到東北季風,以及海水的不斷沖蝕之後,最後因為海蝕作用,而貫穿出一個如海岬般的海蝕拱門,外型就好像是一隻擱淺在海灘上的鯨魚,因此得名「鯨魚洞」。
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嶼
鯨魚洞
澎湖跨海大橋銜接白沙鄉與西嶼,全長約兩千四百九十四公尺,於民國59年完工通車,曾經是東亞第一大的跨海陸橋。它橫跨白沙島和漁翁島之間,水流十分湍急,當年建造澎湖大橋的目的,其實是為了方便馬公本島與西嶼之間的聯絡,並且能夠控制「吼門」船隻的航行,因此澎湖跨海大橋是非常重要的建設。跨海大橋完成通車之後,更成為澎湖縣極重要的網絡道路,進而促進地方繁榮,功不可沒。
澎湖縣白沙鄉通西嶼鄉橋樑
電話:
跨海大橋
大菓葉柱狀玄武岩,這片雄偉的玄武岩石壁,是因為海底下溶漿因為地形上升,溶漿冷卻收縮之後,岩體產生的五、六角形的岩柱破裂,這種破裂面舊稱為柱狀節理。
這片大菓葉玄武岩因為整片山壁都是這種柱狀節理,高度夠高,形成非常特殊的景觀,每逢大雨過後,玄武岩前方的凹地正好盛接了積蓄的雨水,整塊高聳的岩壁倒映在水面上,形成非常獨特又令人驚奇的畫面,常常吸引許多人前來拍照,是西嶼鄉特殊的自然景觀之一。
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10號
大菓葉柱狀玄武岩
西嶼燈塔過去長年屢遭風災,塔頂油燈所產生的光力較薄弱,無法達到國際各國燈塔應有的光力標準,英、美、日、法等國向清政府要求構建新式燈塔,而漁翁島燈塔是在西嶼燈塔被拆除之後,於清光緒年間重新建造,也是台澎地區所建最早的西式燈塔。
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35鄰195號
06-9981766
西嶼燈塔
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
06-9216521
二崁聚落
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68-1號
通樑古榕
小門地質探索館於2020年7月進行第三次整修工程,於2021年1月底重新開幕並重新更名為小門地質探索館,以史前風貌帶入地質打造聲光影音及俱的場館。共分為6大區:入口意象服務區、深海岩石區、蛋型投影區、恐龍及植物模型造景區、玄武岩介紹牆、出口展示區。
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11號
06-9982988
08:30 ~ 16:30
1.需購買門票(試營運期間門票免費),並依指定入場時間入場。
2.團體預約需人數10人(含)以上,得於3日前預約4、6、10、12等場次,
【預約電話:998-2988】,其餘均採現場選取當日場次票券,依各場次規定時間進場。
小門地質探索館
西嶼西臺是清朝劉銘傳所修之砲臺,清法和議後,劉銘傳為防臺灣海峽受賊寇侵擾,奏請於澎湖設總兵一名,並加強澎湖防務,興建大城北砲臺、金龜頭砲臺、西嶼東臺和西嶼西臺等四座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砲臺。
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278地號
06-9981026
●學生、軍警(須出示證件)半票:15元
●20人以上給予優待團體票: 20元
●全票-假日:40元
●全票-非假日:25元
東臺古堡佔地約七公頃,四方都築起高大堅實的牆垣,城內有許多拱門與小門,由於西嶼東臺是用來鞏固海防,因此不僅鄰海,並呈現ㄇ字型面海的姿態,整個西嶼東臺都是由灰白色的建築構成,遠望整座砲台,更顯得壯觀且振奮人心。
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379-4號
東臺古堡
在西嶼鄉小池角的雙曲橋蜿蜒長入海,潔白的橋搭著遠方一左一右的綠色涼亭,不論白天或是傍晚,都有不同的美景。 在小池角還有許多保留完整的古厝,部分古厝仍有人居住,參觀或是取景,可別忘了禮貌喔。
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
地址:
竹灣大義宮